什么是医疗物联网?如何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浏览次数:26来源:尚信诚

1fghtfh

智慧医疗物联网是当今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它将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相结合,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解决方案。智慧医疗物联网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为人们的健康管理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01 什么是医疗物联网?

医疗物联网(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 IoMT)是通信网络延伸到医疗场景下,通过感知和通信技术,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各类智能化装备与医院信息系统联接在一起,支持医疗服务、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分析应用,从而实现医疗场景中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的网络。


在智慧医院中,IoMT 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人、机、物等医疗生产要素的互联互通,进行医疗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以满足医疗智慧化的应用发展。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3 版 )》的指引下,医疗物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应对常态化疫情、同质化医疗服务、医院精细化运营等方面。


然而,在医疗物联网的网络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依然是碎片化、安全风险大、建设成本高、且缺乏全局和科学的规划等难题。因此,对“医疗物联网”这一智慧医院的重要基础设施没有顶层的规划与设计,导致许多孤岛式的烟囱子系统,碎片化的网络,难以支撑智慧医院的持续演进与发展。如所有行业的物联网所面临的挑战一样,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联接对象从 PC 机 / 手机,扩大到各种医疗设备和传感器是最大变化,使得原有互联网通信技术无法完全适应。


如何解决这些挑战,构建面向未来智慧医院不断迭代和演进,构建起满足实时应用的日常医疗业务的医疗物联网,实现实时、可靠、稳定、安全、可管理可运营物联网系统,是智慧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期,由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医院医疗物联感知网技术白皮书2.0》,对以上问题和挑战予以了回应。本份白皮书在制定过程中结合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2023版》的要求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物联网的建设驱动力和目前面临的挑战,并以智慧医院为目标提出了建设理念与价值主张,同时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方案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典型应用场景带来的收益效果。

02 医疗物联网应用场景

场景一:智慧院前急救“5G+ 医疗物联感知网”模式对于智慧急救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


场景二:智慧门诊

诊前服务:通过医院智慧大脑实现医疗资源的统一调配优化管理,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多种途径的资源预约。


诊中服务: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就诊服务的安全、有序、便捷;门诊大厅出入口部署闸机识别患者健康码信息、采集患者体温、并获取患者的预约科室状态,从而进行安全检查和发热筛查,并指引到对应的预约科室位置,进行一方面保障医患安全,减少交叉感染。


诊后服务:通过设立统一的客户服务中心,结合医院智慧大脑与互联网技术实现医患互动、满意度调查,随访管理、健康 监测、药品配送、处方流转、网约护士等服务,满足患者诊后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对居家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实现居民健 康全闭环管理,使得居民受到更优质的医疗与健康服务,进一步提升患者与医院的粘合度。


场景三:智慧病房


智慧病房是普通病房的智慧化,通过可智能胸卡,手环等设备实时连续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智能分析,提前预测重大风险,为及时救助赢得宝贵的时间;智慧病房还包括患者跌倒检测与定位,患者输液监控和输液异常告警,医疗废弃物管理,手卫生管理等应用。


场景四:智慧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物联网实现大型影像设备运行日志数据、设备运行记录、扫描参数数据的结构化、标准化获取,可用于设备成 本效益分析、精细化管理、预防性维护、临床应用评价和智能诊断等。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建立预防性 维护机制及关键部件故障预警模型,可有效减少医疗设备故障及维护成本,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数百万元。





分享到:

底部关联